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紡織品漂白損傷檢測是評估紡織品在漂白過程中受到的物理或化學損傷的重要檢測項目。漂白是紡織品加工中的關鍵環節,但不當的漂白工藝可能導致纖維強度下降、色澤變化或功能性損失。通過專業的檢測,可以確保紡織品質量符合行業標準,延長產品使用壽命,同時為企業優化生產工藝提供數據支持。該項檢測對服裝、家紡、工業用紡織品等領域均具有重要意義。
纖維強度損失率,白度變化值,斷裂強力保留率,撕裂強力損失,耐磨性變化,pH值偏差,色差等級,纖維聚合度,重量損失率,尺寸穩定性,彈性回復率,表面粗糙度,化學殘留量,熒光增白劑含量,甲醛釋放量,重金屬含量,纖維微觀結構變化,吸濕性變化,透氣性變化,抗紫外線性能變化
棉織物,麻織物,絲織物,毛織物,滌綸織物,尼龍織物,腈綸織物,混紡織物,針織品,機織品,無紡布,毛巾類,床單類,窗簾布,裝飾布,工業用布,醫用紡織品,汽車內飾織物,戶外運動服裝,防護服
ISO 105-N02:1993 紡織品色牢度試驗-漂白色牢度:評估紡織品在漂白劑作用下的顏色變化程度。
AATCC 20-2018 纖維成分定量分析:通過化學溶解法測定漂白后纖維成分變化。
GB/T 3923.1-2013 紡織品織物拉伸性能測試:檢測漂白后織物斷裂強力的變化。
ASTM D5034-09 織物斷裂強力和伸長測試:評估漂白處理對織物機械性能的影響。
ISO 9073-3:1989 非織造布撕裂強力測試:測定漂白后非織造材料的抗撕裂性能。
JIS L 1096-2010 紡織品耐磨性測試:分析漂白處理對織物表面耐磨性的影響。
GB/T 7573-2009 紡織品水萃取液pH值的測定:檢測漂白后紡織品的酸堿平衡狀態。
AATCC 110-2015 紡織品白度測試:定量評估漂白后織物的白度指數。
ISO 105-J03:2009 紡織品色差測定:測量漂白前后織物的顏色差異。
ASTM E313-15 白度指數計算:通過儀器測量計算漂白后材料的白度值。
GB/T 2910.1-2009 紡織品定量化學分析:測定漂白后纖維成分變化。
ISO 1833-1:2020 紡織品纖維鑒別:確認漂白處理是否導致纖維類型改變。
AATCC 94-2017 織物尺寸變化測試:評估漂白后織物的收縮或伸長情況。
EN 1049-2:1994 紡織品織物結構分析:顯微鏡觀察漂白后纖維形態變化。
ISO 3801:1977 紡織品單位長度質量和單位面積質量的測定:計算漂白后重量損失率。
電子萬能材料試驗機,分光光度計,pH計,摩擦色牢度測試儀,撕裂強度測試儀,耐磨測試儀,纖維細度分析儀,白度測定儀,色差計,掃描電子顯微鏡,紅外光譜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原子吸收光譜儀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紡織品漂白損傷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激光顯微切割質譜分析
下一篇: 色氨酸/大型中性氨基酸比(Trp/L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