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試驗方案?獲取試驗報價?獲取試驗周期?
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蝦片檢測通常涉及食品安全、質量控制和成分分析等方面,具體檢測項目需根據產品類型和檢測目的確定。以下是常見的檢測方向及方法:
1. 食品安全檢測
-
微生物指標:
- 菌落總數、大腸菌群、霉菌、酵母菌、致病菌(如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
- 方法:GB 4789系列標準(中國)、ISO方法或FDA BAM手冊。
-
添加劑檢測:
- 防腐劑(如苯甲酸)、甜味劑(如糖精鈉)、色素(如檸檬黃)是否超標。
- 方法:高效液相色譜(HPLC)、氣相色譜(GC)等。
-
重金屬及污染物:
- 鉛、鎘、砷、汞等重金屬殘留;丙烯酰胺(高溫加工可能產生)。
- 方法:原子吸收光譜(AAS)、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
2. 理化指標檢測
-
感官與物理特性:
- 色澤、脆度、膨化度、含油量、水分含量。
- 方法:色差計、質構儀、索氏提取法、烘干法等。
-
營養成分:
-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含量等。
- 方法:凱氏定氮法、酸水解-索氏提取等。
3. 過敏原檢測
-
蝦源性成分檢測:
- 確認產品是否含蝦類成分(如對過敏原標識的驗證)。
- 方法:實時熒光PCR(檢測蝦DNA)、ELISA(檢測蝦蛋白)。
-
交叉污染篩查:
- 檢測生產線是否殘留蝦類過敏原(適用于混合生產線)。
4. 真偽與摻假鑒別
- 原料真實性:
- 檢測是否使用真實蝦肉或蝦粉,而非香精模擬。
- 方法:蛋白質電泳、DNA條形碼技術、質譜分析。
5. 包裝與標簽合規性
- 檢查標簽是否符合法規(如過敏原標注、成分表、保質期)。
- 檢測包裝材料的遷移物(塑化劑、溶劑殘留)。
檢測流程建議
- 明確目的:確定是出廠質檢、市場抽檢還是過敏原驗證。
- 采樣標準:按GB/T 5009或ISO 2859規范采樣。
- 選擇實驗室:具備CMA/CNAS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
- 結果解讀:對比GB 2760(添加劑)、GB 29921(微生物)等標準。
若有具體檢測需求(如出口歐盟需符合EC/178/2002),建議提供更多細節以便針對性指導。
實驗儀器
測試流程

注意事項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蝦片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