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試驗方案?獲取試驗報價?獲取試驗周期?
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鍍鋅層質量檢測是確保鍍鋅產品耐腐蝕性和使用壽命的關鍵步驟。以下是系統整理的檢測要點和方法:
1. 檢測項目及方法
1.1 外觀檢查
- 工具: 目視或放大鏡。
- 標準: 表面應光滑、無漏鍍、起泡、裂紋、毛刺或明顯流掛。
- 注意事項: 參照標準圖片(如ISO 1461)判斷,注意光線和視角的影響。
1.2 鍍層厚度測量
- 方法:
- 磁性測厚儀: 適用于鐵基材料,需清潔表面,多點測量取平均值。
- 顯微鏡法(金相法): 切割樣品,顯微鏡下測量截面厚度,精度高但屬破壞性檢測。
- 渦流測厚儀: 用于非磁性基材(如鋁)。
- 標準: 如ISO 1461規定,厚度與工件厚度相關(如鋼材≥6mm時,平均厚度≥85μm)。
1.3 附著力測試
- 劃格法: 用刀片劃1mm×1mm方格,膠帶撕拉后鍍層脫落面積≤5%為合格。
- 彎曲試驗: 將試樣彎曲180°,觀察鍍層是否剝離(如GB/T 232)。
- 銼刀法: 對邊緣銼削,鍍層不脫落為合格。
1.4 均勻性檢測(硫酸銅試驗)
- 步驟: 將試樣浸入硫酸銅溶液(36g CuSO?·5H?O + 100mL蒸餾水),每次1分鐘,重復至出現紅色銅沉積。
- 標準: 浸漬次數≥4次(熱浸鍍鋅)為合格(參考GB/T 26974)。
1.5 化學成分分析
- 工具: 光譜儀(OES)、X射線熒光儀(XRF)。
- 檢測元素: Zn、Al(如鍍鋅鋁層)、Fe等,確保符合工藝要求(如鍍鋅鋁層中Al含量5%)。
1.6 耐腐蝕性測試
- 鹽霧試驗:
- 條件: 5% NaCl溶液,35℃持續噴霧。
- 標準: 中性鹽霧(NSS)試驗時間通常48-240小時(如ASTM B117),記錄生銹面積(如≤5%合格)。
- 濕熱試驗: 高溫高濕環境加速腐蝕(如40℃, 95% RH)。
2. 相關標準
- 國際/國家標準:
- ISO 1461: 熱浸鍍鋅層要求及測試。
- ASTM A123: 鋼鐵熱浸鍍鋅規范。
- GB/T 13912: 中國金屬覆蓋層標準。
- JIS H 8641: 日本鍍鋅層標準。
3. 注意事項
- 取樣位置: 在工件不同區域(邊緣、中心)取樣,避免局部偏差。
- 鈍化處理: 檢測厚度時需明確是否包含鈍化層(通常不含)。
- 溫度影響: 磁性測厚儀需在常溫下使用,避免高溫導致誤差。
- 溶液配置: 硫酸銅試驗需新鮮配制,控制pH值(用稀硫酸調整至1.0-1.2)。
4. 不同工藝的檢測差異
- 熱浸鍍鋅: 層厚(通常45-200μm),重點檢測流掛、漏鍍。
- 電鍍鋅: 層薄(5-25μm),需更高精度儀器(如顯微鏡法)。
5. 結果評估與報告
- 記錄所有檢測數據(厚度、附著力等級、鹽霧試驗時間等)。
- 對比相關標準,判定合格/不合格,提出改進建議(如調整鍍液參數)。
通過上述系統檢測,可全面評估鍍鋅層質量,確保其在實際應用中的防護性能。如有爭議,優先以破壞性檢測(如金相法)為準。
實驗儀器
測試流程

注意事項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鍍鋅層質量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