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試驗方案?獲取試驗報價?獲取試驗周期?
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20℃放電容量檢測是評估電池在低溫環境下放電性能的重要測試,尤其在鋰電池、鉛酸電池等應用中至關重要。以下是關于該檢測的詳細說明:
1. 檢測目的
- 評估低溫性能:驗證電池在-20℃低溫條件下的可用容量,反映其在寒冷環境下的實際工作能力。
- 容量保持率計算:對比常溫(如25℃)下的放電容量,分析低溫對電池性能的影響。
- 產品開發優化:指導改進電解液配方、電極材料或電池結構,提升低溫適應性。
2. 測試步驟
-
預處理:
- 電池充滿電后靜置,確保電化學狀態穩定。
- 根據標準(如GB/T 31486)進行容量校準(常溫下放電測試)。
-
低溫環境模擬:
- 將電池置于-20℃恒溫箱中,靜置4-8小時(確保電池內外溫度均勻)。
-
低溫放電測試:
- 在-20℃環境中,以特定放電電流(如0.5C、1C)放電至截止電壓(如鋰電3.0V/節)。
- 記錄放電時間、容量及電壓曲線。
-
數據對比:
- 計算容量保持率:
(低溫放電容量/常溫放電容量)×100%
。
3. 關鍵影響因素
- 電解液性能:低溫下電解液黏度增加,離子電導率下降,導致內阻升高。
- 電極材料:鋰離子在負極(如石墨)中的嵌入/脫出速率降低。
- 放電倍率:高倍率放電會加劇極化效應,容量衰減更顯著。
- 電池設計:極片厚度、電解液浸潤性等影響低溫性能。
4. 參考標準
- 國際標準:IEC 62660-2(動力電池)、IEC 61960(便攜式電池)。
- 中國標準:GB/T 31486(電動汽車電池)、GB/T 31241(便攜式鋰電池)。
- 行業要求:部分車企或應用場景(如儲能、航空航天)可能有更嚴苛的低溫測試規范。
5. 數據解讀與建議
- 合格判定:通常要求-20℃下容量保持率≥70%(具體取決于應用場景)。
- 性能優化方向:
- 電解液:添加低溫共溶劑(如碳酸丙烯酯PC)降低凝固點。
- 負極材料:采用硬碳或鈦酸鋰(LTO)改善低溫嵌鋰動力學。
- 電池結構:減小極片厚度,提高電極孔隙率。
6. 注意事項
- 溫度控制:確保測試箱溫度均勻性(±2℃以內),避免局部溫差導致數據偏差。
- 靜置時間:低溫環境下需充分靜置,避免電池內部溫度未達到設定值。
- 安全防護:低溫可能導致電池泄漏或短路,需在防爆環境中操作。
如果需要具體測試方案或標準解讀,可進一步提供電池類型(如三元鋰、磷酸鐵鋰)或應用場景(如電動汽車、無人機),以便細化分析。
實驗儀器
測試流程

注意事項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20℃放電容量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