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試驗方案?獲取試驗報價?獲取試驗周期?
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h1>嚙齒動物微核檢測實驗分析報告</h1> <h2>一、檢測樣品</h2> 本次實驗選用健康成年雄性ICR小鼠作為檢測對象,實驗組與對照組各設置10只。樣本采集包括外周血及骨髓細胞懸液,所有動物均于標準SPF級環境中飼養,實驗遵循動物倫理審查規范。 <h2>二、檢測項目</h2> 核心檢測指標包含:<br> 1. 骨髓細胞微核發生率(‰)<br> 2. 外周血淋巴細胞微核計數<br> 3. 嗜多染紅細胞與成熟紅細胞比例(PCE/NCE)<br> 4. 不同劑量組間的統計學差異分析 <h2>三、檢測方法</h2> 采用國際通用的<strong>Giemsa染色顯微計數法</strong>:<br> - 實驗組經口灌胃給予受試物,對照組給予等體積溶劑<br> - 給藥后24小時腹腔注射細胞松弛素B阻滯胞質分裂<br> - 48小時后頸椎脫臼處死動物,采集雙側股骨骨髓<br> - 細胞懸液經離心、低滲、固定后制備細胞玻片<br> - 4% Giemsa染色液染色15分鐘,雙蒸水沖洗后晾干 <h2>四、檢測儀器</h2> 實驗主要使用:<br> - 奧林巴斯BX53熒光生物顯微鏡(配備100×油鏡)<br> - Thermo Scientific Heraeus離心機(轉速3000rpm)<br> - 萊卡自動染片系統(型號ST5020)<br> - 細胞計數分析軟件Image-Pro Plus 6.0 <h2>五、結果判讀標準</h2> 每只動物觀察2000個嗜多染紅細胞,微核判定需滿足:<br> - 直徑小于主核1/3<br> - 與主核處于同一平面<br> - 與主核無染色質連接<br> 陽性判斷標準參照OECD 474指南,微核率≥3‰且具劑量-效應關系時判定為遺傳毒性陽性。 <h2>六、質量控制</h2> 實驗全程設置陰性對照(生理鹽水)與陽性對照(環磷酰胺40mg/kg),實驗室溫度控制在22±1℃,濕度維持50±10%。玻片由兩名實驗員雙盲計數,差異超過15%時重新判讀。 <hr> 注:本方法適用于
藥品、食品添加劑及化學品遺傳毒性初篩,檢測周期約7個工作日,樣本需使用肝素鈉抗凝管保存運輸,具體檢測方案需根據受試物特性進行調整。
實驗儀器
測試流程

注意事項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嚙齒動物微核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