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糞大腸桿菌檢測的樣品類型主要包括環境水體(如地表水、地下水、飲用水源)、生活污水、工業廢水、食品加工用水以及部分食品(如乳制品、水產品)。此外,在公共衛生事件中,醫療廢水、游泳池水等也可能被納入檢測范圍。
本次檢測的核心項目為糞大腸菌群(Fecal Coliforms),其檢測結果用于評估樣品受糞便污染的程度,間接反映水體或食品中病原微生物的潛在風險。糞大腸菌群是衛生學指標菌,其存在提示可能存在腸道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等),對保障飲用水安全及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濾膜法(Membrane Filtration, MF) 將樣品通過孔徑為0.45微米的濾膜過濾,截留細菌后,將濾膜置于選擇性培養基(如M-FC培養基)上,在44.5℃恒溫培養24小時。糞大腸菌群菌落呈藍色或藍綠色,通過計數確認菌群濃度(單位:CFU/100mL)。該方法適用于較清潔的水樣。
多管發酵法(Multiple Tube Fermentation) 將樣品稀釋后接種于乳糖蛋白胨培養液,經初發酵、復發酵和驗證試驗,通過統計學MPN表(最可能數法)計算菌群濃度。該方法適用于濁度高或雜質多的樣品。
酶底物法(Defined Substrate Technology, DST) 使用含有特定顯色底物的培養基,糞大腸菌群代謝底物后釋放酶,使培養基顯色或熒光,通過比色儀或熒光讀數儀快速定量。此方法操作簡便,檢測時間可縮短至18小時。
糞大腸桿菌檢測是環境監測與公共衛生領域的關鍵技術,其數據為水質分級、污染溯源及風險預警提供科學依據。隨著自動化儀器與分子生物學技術的進步,檢測效率與準確性持續提升,進一步推動其在環保、食品、醫療等行業的廣泛應用。
(本文內容參考《生活飲用水標準檢驗方法》(GB/T 5750-2023)及美國環保署EPA 1604標準。)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糞大腸桿菌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