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試驗方案?獲取試驗報價?獲取試驗周期?
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點突變實驗檢測技術應用與流程解析
摘要
點突變(單核苷酸突變)是基因功能研究和疾病機制探索的重要切入點。本文基于實驗室標準流程,詳細介紹了點突變檢測的樣品類型、檢測項目、方法原理及儀器設備,為基因編輯、遺傳病診斷及藥物靶點驗證提供技術支持。
檢測樣品
點突變檢測的典型樣品包括:
- 體外培養的細胞系(如HEK293、HeLa等),用于驗證基因編輯效率;
- 重組質粒DNA,通過定點誘變技術構建的突變載體;
- PCR擴增產物,針對目標基因片段進行擴增后分析;
- 臨床樣本(如血液、組織切片),用于遺傳病或腫瘤相關突變的篩查。
檢測項目
檢測涵蓋以下突變類型:
- 單堿基替換(如C→T、G→A);
- 小片段插入或缺失(Indels);
- 移碼突變,由非3倍數的堿基插入或缺失導致;
- 調控區突變(如啟動子區、剪接位點突變)。
檢測方法
- 定點誘變技術 采用重疊延伸PCR或CRISPR-Cas9基因編輯系統,在目標位點引入特定突變,通過測序驗證突變效率。
- Sanger測序 針對PCR產物或質粒進行雙向測序,通過序列比對軟件(如SnapGene)分析突變位點。
- 高通量測序(NGS) 適用于大規模樣本或低頻突變檢測,通過Illumina平臺進行深度測序,靈敏度可達0.1%。
- 限制性內切酶分析 針對引入或消除酶切位點的突變,通過電泳圖譜判斷突變是否成功。
檢測儀器
- PCR擴增儀(如Bio-Rad T100),用于目標片段擴增;
- 核酸電泳系統(如Thermo Fisher Owl系列),分析PCR產物純度及大小;
- Sanger測序儀(如Applied Biosystems 3500),完成突變位點精準驗證;
- 高通量測序平臺(如Illumina NovaSeq 6000),支持大規模突變篩查;
- 微孔板分光光度計(如Nanodrop 2000),用于核酸定量與質控。
應用領域
- 基因功能研究:解析特定氨基酸殘基對蛋白活性的影響;
- 疾病機制探索:鑒定癌癥、遺傳病相關致病突變;
- 藥物靶點驗證:評估突變對藥物結合能力的改變;
- 合成生物學:優化工業酶或代謝通路的關鍵位點。
結語
點突變檢測技術憑借高靈敏度和特異性,已成為分子生物學研究的核心工具之一。隨著基因編輯技術與測序平臺的迭代升級,其在精準醫學和生物工程領域的應用價值將進一步凸顯。如需了解更多檢測方案,請聯系專業實驗室或訪問官方網站獲取技術支持。
實驗儀器
測試流程

注意事項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點突變實驗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