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取試驗方案?獲取試驗報價?獲取試驗周期?
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不銹鋼果蔬刨質量檢測報告
檢測樣品
本次檢測樣品為某品牌不銹鋼果蔬刨(型號:KSP-200),主體材質標注為食品級304不銹鋼,刀片采用雙層鋒利設計,手柄為PP塑料材質,適用于果蔬去皮、刨絲等廚房場景。
檢測項目
- 重金屬遷移量:檢測鉛(Pb)、鎘(Cd)、鉻(Cr)、鎳(Ni)等重金屬在模擬食品接觸條件下的遷移量是否符合國家標準。
- 材質成分分析:驗證不銹鋼主體是否與標注的304不銹鋼成分一致。
- 耐腐蝕性測試:通過鹽霧試驗評估產品在潮濕環境下的抗腐蝕能力。
- 刀片耐磨性:模擬實際使用條件,測試刀片連續工作后的鋒利度變化。
- 結構安全性:檢查邊緣鋒利度、部件連接牢固性及塑料手柄的耐高溫性能。
檢測方法
- 重金屬遷移檢測:依據GB 4806.9-2016《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采用4%乙酸溶液模擬酸性食品環境,在70℃條件下浸泡2小時,通過原子吸收光譜法(AAS)測定遷移量。
- 材質成分分析:使用X射線熒光光譜儀(XRF)對不銹鋼主體進行元素含量分析,對比GB/T 20878-2007中304不銹鋼成分標準。
- 鹽霧試驗:參照GB/T 10125-2021《人造氣氛腐蝕試驗 鹽霧試驗》,將樣品置于5%氯化鈉溶液中連續噴霧48小時,觀察表面銹蝕情況。
- 耐磨性測試:采用標準馬鈴薯和胡蘿卜作為測試對象,使用摩擦試驗機連續刨削500次后,測量刀片刃口磨損程度。
- 結構安全性評估:通過目視檢查、游標卡尺測量邊緣弧度,并對手柄進行80℃高溫烘烤30分鐘,測試其形變與強度。
檢測儀器
- 原子吸收光譜儀(型號:Thermo Scientific iCE 3500)——用于重金屬遷移量定量分析。
- X射線熒光光譜儀(型號:Olympus DELTA Professional)——快速測定不銹鋼成分。
- 鹽霧試驗箱(型號:Q-FOG CCT1100)——模擬嚴苛腐蝕環境。
- 摩擦試驗機(型號:Taber 5135)——評估刀片耐磨性能。
- 高溫試驗箱(型號:BINDER FD115)——檢測塑料手柄耐熱性。
總結
經檢測,該不銹鋼果蔬刨重金屬遷移量均低于國家標準限值,主體材質符合304不銹鋼要求,鹽霧試驗后無可見銹斑,刀片耐磨性良好,連續使用后仍保持較高鋒利度,手柄耐高溫性能達標。綜合結果顯示,樣品符合食品接觸材料安全規范及日常使用性能要求,消費者可放心選購。
(注:本報告僅針對送檢樣品,不代表同品牌其他批次產品性能。)
實驗儀器
測試流程

注意事項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不銹鋼果蔬刨檢測)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