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本次檢測的樣品為市售家用鐵鍋,涵蓋鑄鐵鍋與熟鐵鍋兩類,樣品來源包括不同品牌、生產工藝(如鍛造、鑄造)及表面處理工藝(如氮化處理、琺瑯涂層)的鐵鍋產品。
材質成分分析 檢測鐵鍋基材的金屬元素含量,包括鐵(Fe)、碳(C)、硅(Si)、錳(Mn)等,確保符合GB 4806.9-2016《食品接觸用金屬材料及制品》標準。
重金屬遷移量 模擬烹飪環境,檢測鉛(Pb)、鎘(Cd)、砷(As)等有害重金屬在酸性溶液中的遷移量,依據GB 31604.1-2015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耐腐蝕性測試 通過鹽霧試驗評估鐵鍋在潮濕環境下的抗銹蝕能力,參考ASTM B117標準。
涂層附著力(如適用) 針對帶涂層的鐵鍋(如琺瑯層、防銹層),測試涂層的耐磨性與附著力,采用劃格法(GB/T 9286)進行判定。
熱分布均勻性 使用熱成像儀分析鐵鍋在加熱過程中的溫度分布,確保無局部過熱現象。
材質成分檢測 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儀(ICP-OES)對鐵鍋樣品進行金屬元素定量分析。
重金屬遷移測試 將鐵鍋浸泡于4%乙酸溶液中,在70℃恒溫條件下保持2小時,使用原子吸收光譜儀(AAS)測定溶液中重金屬含量。
鹽霧試驗 將樣品置于鹽霧箱中,持續噴灑5%氯化鈉溶液,觀察72小時后表面銹蝕面積。
涂層附著力測試 用刀片在涂層表面劃出1mm×1mm方格,使用膠帶剝離后根據涂層脫落比例評級。
熱分布分析 在電磁爐或明火加熱條件下,用紅外熱成像儀記錄鐵鍋表面溫度變化,生成熱力圖進行對比。
通過上述檢測項目與方法,可全面評估鐵鍋的安全性、耐用性與使用性能,為消費者選購優質產品提供科學依據,同時推動生產企業優化工藝標準。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鐵鍋的檢測執行檢測標準)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基因檢測營養訂制檢測標準
下一篇: 最新核酸檢測樣式檢測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