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因業務調整,暫不接受個人委托測試望見諒。
隨著中醫藥國際化進程的推進,建立符合現代醫學標準的成分檢測體系成為行業共識。本文將系統介紹基于西醫檢測技術的中藥成分分析規范,涵蓋樣品類型、檢測指標、技術方法及核心設備。
原生藥材 包括未炮制的植物根莖(如人參、黃芪)、動物組織(如鹿茸、冬蟲夏草)及礦物類藥材(如朱砂、石膏)。
加工制劑 涵蓋煎煮濃縮液、顆粒沖劑、丸劑(如水蜜丸、濃縮丸)以及現代提取物(如銀杏葉提取物)。
終端產品 包含口服液體制劑(如藿香正氣水)、膠囊制劑(如靈芝孢子粉膠囊)和外用膏貼類產品。
活性成分定量 黃酮類(葛根素、黃芩苷)、生物堿(麻黃堿、小檗堿)、皂苷類(人參皂苷Re)等特征成分的含量測定。
安全性檢測 涵蓋鉛、鎘、汞、砷等重金屬,有機磷、擬除蟲菊酯類農藥殘留,以及黃曲霉毒素等微生物毒素檢測。
摻偽鑒別 運用DNA條形碼技術鑒定川貝母、冬蟲夏草等易混淆品種,紅外光譜法識別阿膠中牛皮源成分。
超高效液相色譜儀(UHPLC) Waters ACQUITY系列,配備QDa質譜檢測器,實現三七中20種皂苷成分的同步分析。
三重四極桿質譜系統 Agilent 6470型LC-MS/MS,檢測中藥材中0.01ppm級別的農藥殘留。
全自動微生物檢測系統 梅里埃VITEK 2 Compact用于中成藥口服液的菌落總數、大腸桿菌快速檢測。
2023年國家藥監局通報的典型案例顯示,通過LC-MS/MS技術在某降糖中藥中檢出違禁添加的格列本脲,檢測靈敏度達到0.05μg/g。同時,近紅外光譜技術已實現中藥配方顆粒的在線質量監控,單批次檢測時間縮短至3分鐘。
本檢測體系融合現代分析技術與傳統藥學理論,為中藥質量控制提供了科學依據。隨著《中國藥典》2025版的修訂,檢測項目將新增基因毒性雜質篩查等20項指標,推動中藥產業向精準化檢測方向發展。
1.具體的試驗周期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2.文章中的圖片或者標準以及具體的試驗方案僅供參考,因為每個樣品和項目都有所不同,所以最終以工程師告知的為準。
3.關于(樣品量)的需求,最好是先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確定,避免不必要的樣品損失。
4.加急試驗周期一般是五個工作日左右,部分樣品有所差異
5.如果對于(西醫檢測中藥成分檢測標準)還有什么疑問,可以咨詢我們的工程師為您一一解答。
上一篇: 人防門檢測頻率檢測標準
下一篇: 涂層厚度檢測什么檢測標準